首页 中国债市 正文

下半年信用债市场分化不可避免城投债企业债仍为机构看好

2016-08-02 15:48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信用债 违约风险

摘要:2016年以来债市供给维持较高增长态势。由于需求端高息资产到期配置压力较大,债市供给增加对市场冲击有限。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曲静怡

2016年以来债市供给维持较高增长态势。由于需求端高息资产到期配置压力较大,债市供给增加对市场冲击有限。偿债压力方面,2016年下半年到期规模较大,提升违约概率,违约事件“地雷”并未远离。信用品种下半年到期总规模约为30947亿元,且月度到期规模基本都超3900亿元。比如7月份信用债到期规模约4463亿元,供给压力不容小觑,若发债企业受困于一级市场低迷,无法到期续发缓解流动性压力,信用违约可能小规模爆发。

国开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水兵表示,当前信用债投资难度较大,对投资人的投资能力、信评能力和风控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建议继续青睐高等级品种并采取适度加杠杆交易以增厚收益,同时密切观察监管动向,以及规避过剩产能、强周期行业和发行人经营困难、现金流紧张的个券,避开违约“地雷”。

上半年信用债违约频发,大量企业取消发债

今年上半年信用债违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已有18个债券发行主体共计36支债券发生违约事件。先后有地方国企、央企等实质违约。违约多集中于产能过剩上游行业,其中,煤炭、钢铁、船舶、有色等过剩产能的行业企业违约事件高发。从信用债违约的行业分布看,强周期性和产能过剩行业违约较多,如今已开始向食品饮料、运输等非周期性行业扩展。

受4月份信用债风险密集爆发和市场急调影响,大量企业取消发行债券。社融数据显示,4月份债券融资2096亿元,环比下降4361亿元。Wind数据也显示,4月份信用债发行规模为0.75万亿元,较3月份1.3万亿元回落5500亿元。央行6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企业债券净融资减少397亿元,同比减少2107亿元,为有记录以来第2次减少,上一次减少为2010年7月份,减少69亿元,本次减少创下历史新高。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9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798亿元。

从申万行业数据看,2016年4月份和5月份企业信用债融资连续为负的包括采掘、钢铁、有色、建材、国防军工(船舶)、汽车、轻工,均为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行业。债券市场6~8月份债券到期维持高位,总体到期1.48万亿元、1.56万亿元和1.57万亿元,其中信用债到期偿还量分别为3839亿元、4455亿元和4743亿元。

从信用债品种上看,主要是短融超短融取消发行导致净融资减少明显。2016年5月份,企业债净融资-107.66亿元,中票净融资-2.38亿元,短融超短融净融资-1150亿元。公司债净融资额1589亿元,其中私募债净融资额846亿元、一般公司债净融资额743亿元,处于新公司债发行管理办法出台后较低位置。

“各种信用风波爆发充分揭示我国债券市场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债券投资者保护制度仍不完善,对发行人相应的市场惩罚机制没有建立等,也显示发行人在偿债能力下滑、制度有机可乘时,发行人道德风险升温。”东兴证券分析师郑良海称。

对此,中信证券分析师胡玉峰建议,首先必须控制信用风险,以此为基础择机调整杠杆和久期,参与创新品种,寻求超额收益。因为,从无风险利率来看,如果收益率上行,前期下行较大的品种由于流动性好、浮盈大,调整压力也较大,所以无论产业债还是城投债,均主推短久期、中评级品种,其中产业债新增投资方面主推高景气行业中的中低资质短久期债,城投债方面主推地级市短久期债。另外,推荐投资者积极参与PPN(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等债市创新品种,享受制度红利。

责任编辑:孙靖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