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风险频发 信用衍生品迎新契机(2)
摘要:今年以来,债券违约进入高发期,截至目前已有25支债券违约,其中公募15支,私募10支。面对大量违约事件,市场急需对冲信用风险的工具。
国内信用衍生品工具未来将有大发展
“目前来看,阻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的原因正在逐渐破除,一是超日债违约以来信用事件不断增加,尤其是近期已经引发了投资者对债市未来走向甚至股票市场的广泛担忧,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需求旺盛。二是目前已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6家银行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信用衍生品有望为商业银行开辟合规有效的资本金释放途径,提高银行资本金的利用效率,推动商业银行形成集约化发展模式。三是监管部门已经放开了中金、中信以及中信建投三家券商的CRM卖出业务,未来信用衍生品的参与主体有望更加多元化。”黄文涛分析表示。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出现,无疑给信用品加了一道保险。”姬江帆说,交易商协会此次下发的征求意见稿,较大幅度降低了参与者的门槛。2010年的CRM业务指引,将参与者划分为“核心交易商、交易商和非交易商”3个层次,并对前二者提出明确资质要求。其中,核心交易商需要40亿元以上注册资本,且必须是债券市场或外汇市场做市商;交易商的注册资本金门槛则是8亿元。
而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核心交易商、交易商的资质门槛被取消,对金融机构参与者可与所有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非法人等)进行CRM产品交易,但非法人和非金融机构仅可与金融机构进行交易。此前国内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只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主要为大型商业银行,未来保险等主体参与到这个市场中之后,市场活跃度将大幅提高。
国内的保险机构是重要的债券投资者,保监会4月份数据显示,34.36%保险资金投资于包括债券在内的固定收益产品。近期,由于担忧信用风险,保险资金配置债券资产的比例呈现减少趋势。根据中债登的托管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保险机构债券托管量比去年末减少1961.76亿元。此外,资产管理公司是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机构,资产处置回收数据将会成为信用衍生品定价重要依据。因此,放宽交易主体准入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国内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
责任编辑: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