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债市 正文

株洲城发集团:深耕城市沃土,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12-13 22:24 中国发展网

中国债市讯 近年来,株洲城发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策部署,进一步明晰城市资源运营商的定位,聚焦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城市运营三大板块;在市场化转型的浪潮中,株洲城发集团深耕细作、改革赋能,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道路。截至2024年6月末,各项指标稳步增长,总资产规模达到1417亿元;五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较上一个五年增长90%;五年累计利润总额25亿元,较上一个五年增长20%。集团连续三年被湖南省企业和工业经济联合会授予“湖南企业100强”,连续两年被湖南省企业和工业经济联合会授予“湖南服务业企业50强”。

重组整合大作战 增强企业竞争力

围绕“做优资产、做大收入、做强企业”总体思路,株洲城发集团通过内部重组和外部资源整合,加快组建专业化子集团,形成子集团共同作战发展局面。城市发展板块组建清水塘投控集团,以产城融合破局片区转型。通过对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争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国家级试点,在污染治理与开发建设的现实矛盾之间突出重围。目前清水塘产业用地达1.04万亩,入驻企业近4000家,落地500强企业6家,已入驻三一能源装备产业园、中车双碳产业园、株洲市危险化学品集中经营电子交易中心等项目,年产值将达300余亿元。城市运营板块组建公用事业集团,整合公交、水务、燃气、殡葬、停车等资产资源,全方位优化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组建株洲市物流集团,构建“铁海公水空冷链”六位一体物流体系,有效降低全市物流成本。其中铁路物流已实现商品车业务运营,港口物流吞吐量完成63万吨,同比增长6倍;湘粤非铁海联运超1000列,株洲产品畅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税物流中心全国排名上升至第30位,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评“2024全国铁水联运优秀案例”“2023年度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优秀案例”。城市建设板块通过整合集团工程施工、工程代建、设计咨询、城市运维等业务主体,升级全产业链能力,提前谋划PC装配式建筑、环保路面材料等衍生产业,积极布局绿色转型和新基建产业,提升株洲建设市场竞争力。

优化产业总布局 跑出创新加速度

为加快切入新能源赛道,株洲城发集团抢抓先机,获得株洲市公共充电站(桩)特许经营权,农产品“屋顶+光伏”、城发高新大厦超充站、炎陵神农谷充电站、中车文体中心充电站、轨道科技城超充站、枫溪学校充电站等一系列项目建成落地。城发高新大厦超充站进入正常运营期后,日均充电量超出可研预估数据20%,功率利用率提前3年达到预期值,预计可提前2-3年收回投资。

为加快融入低空经济发展步伐,株洲城发集团成立航空产业研究院、通用航空发动机和低空产投三家公司,低空物流完成株洲低空无人机物流首航仪式;加快组建低空产业投资基金,布局航空发动机和无人机企业,规划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全市通航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确保转型高质量

转型离不开对风险防范的持续巩固,在债务化解方面,株洲城发集团坚持“一把手”牵头、“一盘棋”推进、“一把尺”考核,严格落实“631”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推进债务期限结构优化、融资成本降低,确保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工作高效推进。取得了株洲市第一笔政策性银行20年期经营性债务置换贷款30亿元。同时,全面摸清集团内部资产资源底数,掌握其历史、权属和形态,分类分层制订盘活方案。去年全年累计盘活资产37项,资产价值41.88亿元,实现盘活处置收入9.92亿元,将资产资源转化为资金。

在信用维护方面,株洲城发集团矩阵式布局,已成功搭建三个AA+信用主体(即城发集团、清水塘投控集团和公用事业集团),未来将继续优化子集团资产规模、收入、利润等核心财务数据,增强市场的预期和信心,使信用基础更加牢固,风险抵御能力更强。

配套机制综合改革 激活内生驱动力

株洲城发集团在市场化转型之路上渐入佳境,究其原因关键在人,关键在机制。通过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落实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组织22家核心子公司签订“两书一协议”;综合运用转岗让岗、内退等方式,畅通员工市场化流动和退出通道。

进一步实施数据赋能提升工程,推动数字化转型建设,构筑数字经济竞争优势,全面建立涵盖经营性资产、土地、股权、债权等资产的资产信息化管理业务体系,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全面化的资产管理。实施内控管理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全面梳理各级子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深入查找重点领域监管漏洞,整章建制,修订完善,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有效防范项目投资、债务风险、资金流动等关键领域风险。

下一步,株洲城发集团将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坚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为主线,以产城融合为抓手,重点实施效益优先、风险防控、改革转型和党建引领“五大战略”,防风险、抓改革、强管理、增效益,加快培育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产业培育能力、城市经营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打造国内一流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