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新增违约数量较少 信用等级转为调降趋势
摘要:整体来看,2021年上半年评级调整更为充分、全面、灵活,更加注重等级调整的连续性,使用展望调整揭示信用风险的频次增加。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邵鹏璐
2021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新增18家违约发行人,共涉及到期违约债券59期,到期违约金额约778.97亿元,新增违约发行人家数、涉及到期违约债券期数及违约规模较2020年上半年(13家、44期和554.21亿元)、2020年下半年(17家、46期和427.26亿元)均有所增加。
近日,联合资信发布研究报告,对2021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的评级表现及质量进行分析。“从首次违约时间来看,2021年一季度、二季度新增违约发行人家数分别为13家、5家。剔除海航系发行人破产重整因素后,2021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新增违约发行人家数(剩余7家)处于历年较低水平。”联合资信表示,这得益于实体经济稳定修复以及政策层面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的各项措施,违约风险整体可控,新增违约发行人以民营企业(5家)为主,且主要为历史违约发行人的关联企业或是信用风险早已显现并逐步暴露的弱资质企业,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预期管理能力增强,违约风险暴露更为有序。
上半年评级调整更加注重等级调整连续性
Wind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公募债券市场共有102家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发生调整,调整率为1.81%,较2020年上半年(3.66%)有所下降。其中,主体信用等级被调升的发行人有12家,主体信用等级被调降的发行人有90家,调升率和调降率分别为0.21%和1.60%;调升率较2020年上半年(2.76%)明显下降,调降率较2020年上半年有所上升,信用等级转为调降趋势。评级展望方面,评级展望被调升的发行人有2家,评级展望被调降的发行人有24家,评级展望调降数量较2020年上半年有所增加。
联合资信表示,整体来看,2021年上半年评级调整更为充分、全面、灵活,更加注重等级调整的连续性,使用展望调整揭示信用风险的频次增加。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评级机构调升行动趋于谨慎
2021年上半年,我国公募债券市场共有14家发行人信用等级/评级展望发生调升,其中等级调升12家,展望调升2家。信用等级/评级展望发生调升的发行人主要为国有企业(10家),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各有1家。“整体来看,当前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评级机构调升行动趋于谨慎。”联合资信表示,从调升原因来看,一方面是部分城投类企业因区域经济实力增强、主营业务专营优势强、主体地位重要性凸显、资产或股权划入、外部支持力度大等因素获得调升;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因营收/利润水平大幅增长、资本实力提升、负债结构优化等因素获得调升,同时部分风险企业信用状况有所改善,债务规模有所下降或实现扭亏为盈,信用等级/评级展望获得调升。信用等级/评级展望获得调升的发行人未呈现出明显的行业或区域特征。
区域方面,信用等级/评级展望调降的发行人主要分布在广东(17家)、北京(12家)、海南(8家)、江苏(8家)、贵州(7家)等地,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特征。
行业方面,信用等级/评级展望调降主体行业分布整体较为分散,但房地产管理和开发行业(11家)、建筑与工程行业(8家,剔除6家城投类企业后)、调降主体家数相对较多。受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融资环境趋紧等因素影响,部分刚性债务规模高企、短期偿付压力集中的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逐渐暴露;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部分建筑与工程行业企业面临订单收缩、营收下滑、停产停工、行业竞争加剧等问题,信用水平有所下降。
公募债券市场发行主体信用等级中枢有所下移
2021年上半年,我国公募债券市场共有38家发行人(双评级去重后为33家)发生大跨度评级调整现象,均为调降,较2020年上半年(23家,双评级去重后为19家)有所上升。一方面,公募债券市场大跨度评级调整的数量仍然较多,评级预警行动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发生大跨度评级调整的发行人中,约75%在统计期内发生2次以上的信用等级调降,多调比例较2020年上半年(约58%)有所上升,评级调整的梯度有所改善。
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我国公募债券市场发行主体信用等级仍集中在AA级及以上级别,但占比(89.47%)较2020年上半年末(91.29%)有所下降。其中,AA级发行主体占比仍然最高(35.02%),但较2020年上半年末下降0.81个百分点;AAA级发行主体占比(28.27%)较2020年上半年末下降1.68个百分点,AA+级发行主体占比(26.18%)较2020年上半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信用等级调降趋势下,公募债券市场发行主体信用等级中枢有所下移。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