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债市 正文

30亿债券如约兑付 东旭集团李兆廷成功诠释“一诺千金”

2019-07-25 15:15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东旭集团 企业债

摘要:在李兆廷看来,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能力决定着企业竞争乃至国际竞争的成败,而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将成为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着力点和决胜关键。因此,东旭一定要抓住发展机遇,以新型材料和技术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文:李墨研 图:东旭集团

今天,54岁的李兆廷格外高兴。因为就在他生日这天,他得以向市场成功诠释什么叫“一诺千金”——他一手创立的东旭集团按期全额兑付了约30亿元的回售债券本息。而且自东旭集团成立以来,始终保障按期兑付银行贷款及债券本息,从未出现一天逾期,在资本市场取得了良好信誉,依法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

 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 

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

李兆廷,这位国企出身的机械工程师,正将东旭集团打造成一部精密机械,以实现稳定而飞速的运转——他一面树立良好的市场口碑,一面提出新的战略蓝图:“聚焦主业、提高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基于这一战略,他想带领这家大型实业集团再次出发,并开启一轮新的创业。

东旭集团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 

东旭集团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

从1997年成立于河北石家庄的一家小企业,发展到如今拥有三家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超过两千亿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二十多年来,东旭秉持“实业报国、科技强国”的发展理念,依靠在光电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和新能源与环保等产业领域的创新,逐渐成长为具有技术内生动力的实业公司。

然而,李兆廷并没有满足和陶醉于创业的成功,而是在知天命之年,转而用归“零”的心态,用继续创业的精神,在高端显示产业和石墨烯核心性能应用等新经济领域大力投入、主动出击,为东旭提出了“做强多主业,争做领军者”的新目标。

砥砺创业:承国运 铸辉煌

作为东旭的创始人,李兆廷时常向干部员工讲述东旭的创业经历。

1997年,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内掀起了国企改革浪潮。时任国企高管的李兆廷决定辞职下海创业,决心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自主技术研发,打破国际技术垄断,为产业和国家作出贡献。

正是凭借这一腔实业报国的情怀和这一股不畏强手的拼搏精神,李兆廷带领东旭这家民营小厂白手起家,从一个个小零件做起,依靠自主研发,一步步拓展到整条生产线的设计、制造与技术服务,迅速成长为当时国内最大的CRT装备制造商,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国企高管出身的李兆廷正是当时中国万千从国企下海的创业者之一,这些创业者们并肩开拓,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经营需求,大展拳脚、如鱼得水,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几年后,由于光电技术快速更新,加之同行业竞争加剧,2004年,李兆廷又做出了一个改变公司轨迹的重要决定——向清晰度更高的平板显示技术转型。

跟随李兆廷多年的集团副总裁王建强对其战略眼光印象深刻。当时的王建强正在石家庄地方国企宝石集团负责销售业务。这家老牌国企主要生产彩色显像管玻壳及配套电子元器件等产品,是东旭的重要客户之一。

随着CRT行业的没落,宝石集团的经营情况也开始急转直下。对市场极度敏感的王建强深刻感觉到了行业的变化,也看到了宝石集团体制上的发展障碍。因此,2007年,王建强在与亲自登门的李兆廷畅谈产业大势与平板显示的市场前景之后,决定加盟东旭。

事实也证明,东旭的领先意识与拼搏精神,让它成为了平板显示行业的“先锋”和“领头羊”。2010年5月,东旭建成国内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实现了玻璃基板的国产化,让京东方等国内下游面板企业真正拥有了与国际巨头谈判的砝码,为中国整个平板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数据显示,随着国产基板的发展,国外产品利润降幅达85%以上。以一台普通的50寸液晶显示电视机为例,价格从2万元直降至3000元。

2016年初,东旭又启动了第8.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从而再次打破了国际巨头对高世代玻璃基板产线的垄断,实现了玻璃基板全世代的覆盖,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东旭占据国内玻璃基板生产行业领军地位,全球名列第四。

一位京东方技术专家曾指出,“事实上,凭借东旭等企业的技术水准和产品品质,现在中国6代线以下的玻璃基板市场,完全可由中国民族企业独挑大梁。”

工匠精神:传基因 塑文化

2008年,李兆廷带着东旭的二十名员工“进京赶考”,一个司机、一个秘书、一个出纳再加十几个工程师,从而让东旭在北京站稳脚跟,并逐步构建起辐射全国的战略布局。而东旭所依靠的,就是企业的基因和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天生与讲究科研创新、工艺升级的东旭基因相契合。

不同于小规模的“实验室技术”,大型制造业更需要的是在当时当地、结合实际生产而积累的“工厂技术”,这就需要不断在制造现场持续进行大量的细小改进和点滴积累,从而形成一套竞争对手难以复制和超越的复杂技术体系。而这正是东旭“工匠精神”的长处所在。

而这种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背后,则是东旭集团对极致品质的持续追求。据东旭创业元老、现任东旭光电董事长的王立鹏回忆,当年在生产彩色CRT电子枪配件时,东旭是与日本企业合作为彩管厂做配套。由于日方要求非常高,而国内当时又无经验可借鉴,因此东旭员工面临着极大的技术攻关压力。近百名技术人员24小时连轴转,东旭的“饺子文化”也在那时候应运而生。

“大家开始攻关的时候,每天到晚上了就开始在工厂里用电炉煮速冻饺子,没时间吃别的,因为机器是不停的。”时任生产负责人王立鹏说,“就这样,煮一次饺子,这个产品好一次,煮一次好一次。所有员工吃住都在现场,就是靠这种持续投入、持续改良的不懈精神,最终成功实现技术攻关,也形成了东旭这种玩命做实业的基因和精神传承。”

2018年,当由集团总裁李青率领的东旭团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的殊荣时,这种精神传承的力量也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国家科技创新最高奖项,一家民企能获此殊荣,实属不易。作为东旭平板显示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和各级研发平台的主要负责人,李青总裁在科技研发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与心血,带领科研团队在关键技术领域无数次冲锋陷阵,完美诠释了“东旭精神”的传承。在集团2018年度先优表彰大会上,李青手捧中央领导的赠言、贺词流泪感言:实业报国、技术创新之路真是步步艰辛!

硬核科技:谋实业 勇创新

近年间,随着玻璃机身手机的风靡,盖板玻璃后壳立即成为全球手机的标配,使盖板产业迎来风口。东旭也在这一代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产品上进行了持续、大力度的投入。

事实上,东旭早在2014年就研发出国内首款专为智能触控终端制造的盖板玻璃产品“王者熊猫”,打破了此前由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和电气硝子等龙头企业所垄断的盖板玻璃市场。

2015年,东旭又成功试制出当时全球最薄0.33毫米并可360度弯曲的浮法盖板玻璃。而彼时作为蔡司镜头供应商的国际特种玻璃生产巨头德国肖特(SCHOTT)公司能够将盖板玻璃的厚度最低降到0.3毫米,这已经代表了国际尖端技术水平。而如今,东旭已全面覆盖0.1-6毫米盖板玻璃的生产厚度。

但盖板玻璃并不好做。其技术难度第一在于料方,第二在于对整体工艺的管控,例如如何杜绝气泡和表面缺欠的产生,以及保证一定程度的良率。

良率可以简单理解为合格率,是评判显示材料制造商产业工艺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的指标。良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从而使企业获得巨大竞争优势。

东旭集团通过对盖板玻璃生产技术的改良,使整体产品线综合良率达97%,主流厚度产品良率更高达99%,远超80%的行业平均水平,居全球业界前茅。一位显示业界跨国企业管理层表示:“东旭产品的品质就是中国超薄电子玻璃制造水平的体现和代表”。

在李兆廷看来,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能力决定着企业竞争乃至国际竞争的成败,而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将成为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着力点和决胜关键。因此,东旭一定要抓住发展机遇,以新型材料和技术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2019年是新中国七十华诞,也是东旭“科技强国”路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而今,作为中国实体产业先锋力量的东旭,正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加速攻关;作为爱国、惠民企业的东旭,正为保障投资者权益而一诺千金。未来,东旭将继续坚持技术攻关,继续信守承诺,为维护市场稳定、产业发展而努力。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