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债评
摘要:今年续发这6000亿元特别国债,基本比照2007年的做法,财政部在一级市场面向有关银行发行特别国债,当日央行在二级市场购入特别国债,不会对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形成挤出效应。
【财政部滚动发行6000亿元特别国债:不会对流动性产生影响】8月22日,财政部对外公布《关于2017年特别国债(一期和二期)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财政部将于2017年8月29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境内有关银行定向发行两期特别国债,第一期期限7年,发行面值4000亿元,票面利率为3.6%;第二期期限10年,发行面值2000亿元,票面利率3.62%。
这两期特别国债,是为了兑付将于8月29日到期的2007年发行的第一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
点评:2007年,财政部发行了总计约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当时合计约2000亿美元,作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金,由中投公司进行海外投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外汇储备投资,为成立的中投公司筹集资本金。
今年续发这6000亿元特别国债,基本比照2007年的做法,财政部在一级市场面向有关银行发行特别国债,当日央行在二级市场购入特别国债,不会对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形成挤出效应。可实现财政债务总额不变、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变、相关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不变、银行体系流动性不变。
除了这6000亿元特别国债,今年年底前,还陆续有几批2007年通过公开市场发行、合计约1000亿元的特别国债到期。
此次巨额特别国债的发行“基于”市场,有利于增强国债收益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角色定位;却又“高于”市场,以合理的期限利差反映出当前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的不合理性,有助于引导7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修复国债收益率曲线。
【上下两难债市防守中伺机反击】上周,交易所债市国债指数和企债指数延续分化走势。其中,国债指数基本在160.6点一线构筑平台,每日震幅很小,交易量趋于萎缩。企债指数则在周一跳空高开后,维持高位整理并不断创新高,延续向上攀升势头。
从资金面看,近期整体有所收紧,主要触发因素是缴税,但症结还在于超储率偏低。据测算,在月中缴税缴准时点,超额准备金率可能已降至1%左右。低超储致使流动性稳定性下降,且预防性需求上升,在去杠杆风险未出清、机构对资金需求刚性的情况下,易引发流动性反复收紧。后续资金面波动可能在所难免。综合而言,债券市场仍难上难下,震荡市维持不变。
点评:近日,银监会针对近期重点工作召开通气会,就金融服务实体、“三三四”工作进展、监管制度研究制定安排、抑制银行脱实向虚、整治市场乱象等问题答记者问。另外,央行副行长殷勇表示,监管套利的原因是存在制度短板;利用监管不完备的套利,可能导致风险失控;下一步将通过加强监管协调、加大检查处罚力度进行防范。近期多个监管部门重提金融监管,刺激了市场神经,对金融监管的忧虑重新上升。
不少市场机构认为,虽然金融去杠杆取向未变,未来可能还有政策陆续出台,整治工作也会继续推进,但监管对市场冲击最剧烈的阶段已过去,现阶段,资金面波动仍是关键影响因素。
这次资金面收紧主要触发因素仍是缴税。但从往年来看,8月缴税压力要小于7月,且全月财政存款多会出现净减少,最近资金面紧张明显超预期,根本原因或在于超储率低。
另外,金融去杠杆初现成效,但风险尚未出尽,意味着金融机构对资金具有刚性需求,一旦供给收缩,容易放大资金面波动。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债市总体仍处于震荡市,难涨难跌,短期资金面波动或推动利率上行,但一旦接近区间上沿,买盘可能重新出现,抑制利率进一步走高。可在利率上行时择机反向交易,但仍应注重安全边际,以短久期为主、做好流动性管理。
(栏目主持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李盼盼)
责任编辑: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