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VS德债:走势总体一致 阶段性涨跌不一致
摘要:债券方面,7月11~25日美债疲软,收益率整体下行,7年期降幅最大达15BP。其余各主要国家10年期债券收益率也均下行,美、英、法降幅较大,分别为14BP、9BP和8BP。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曲静怡
7月11~25日这两周,全球权益市场整体上扬,一转之前两周全线下跌的颓势。金砖四国和新兴市场涨幅高达5.48%和5.04%,发达市场上行2.17%。以3月期LIBOR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来看,各地区LIBOR变动幅度均比较小,美元3月期LIBOR上行0.8BP至1.31%,英镑、欧元、瑞郎和日元分别下行0.85BP、0.43BP、0.22BP和0.015BP。美元LIBOR中短端利率上涨,涨幅较小,长端利率下降,12月期期限利率下行1.3BP。
债券方面,7月11~25日美债疲软,收益率整体下行,7年期降幅最大达15BP。其余各主要国家10年期债券收益率也均下行,美、英、法降幅较大,分别为14BP、9BP和8BP。
近期而言,德债收益率攀升明显,美债收益率上行幅度反而有所落后。拉长期限来看,美联储在3月和6月各加息一次,但同期10年期美国国债下行14BP。从短端来看,2年期美国国债整体上行18BP,其中,6月加息当天下行3BP。从长端来看,6月加息前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直呈现下跌趋势,从3月加息后的高点2.53%降至2.14%,下行39BP。
“自年初至今,在美债收益率总体震荡下行的同时,德债却震荡走平,近期德债收益率更是显著攀升,形成了自年初以来震荡上行的局面。”天风证券分析师孙彬彬分析称。
美债与德债走势的总体联动性仍然明显
实际上,美债与德债总体的走势在形态上基本还是吻合的,但是在4月份以及近期德债收益率上行幅度更为明显,形成了总体走势一致,阶段性涨跌却不一致的情况。究其原因,孙彬彬认为,美债的基础在于美联储的两大货币政策:缩表+加息,其中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变动幅度实际上并未出现明显的扩大或者减小,且今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主题在于加息,因而加息概率预期的变化构成了美债走势的主导(抬升了基准利率水平)。
再看德债,德债的总体形态跟欧元区的加息概率预期在今年4月份之前还是比较一致的,但是从4月份开始,在欧元区加息概率走低的同时,德债收益率总体却在走高。
对于背离的原因,孙彬彬表示,欧洲央行在3月末、4月初超额购买资产后,随后单周购买规模持续收缩,推动了德债收益率的上行;而6月最后一周,欧洲央行资产周度净减少366亿欧元,大幅拉低了近期欧元区的资产购买水平,使得德债收益率大幅攀升。
仍需提防欧洲央行超预期资产购买行为
“对于未来走势,关键在于欧洲央行的超预期资产购买是否还会发生,进一步来说又在于判断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意图。”孙彬彬预测,加息预期概率难以提振,欧洲央行资产购买规模的缩减仍有可能“遮遮掩掩”,也就意味着很可能呈现这样的状态:德债总体水平难以明显走高,但趋势上会有波段性的背离。
“总之,德债与美债走势的总体联动性仍然明显,波动幅度的背离主要来源于欧洲央行超出市场预期的资产购买行为。未来总体上而言,由于通胀压力,德债点位难以大幅攀升,会形成对美债收益率的明显牵制;但是仍需提防欧洲央行‘雷声小,雨点大’的资产购买情况再现,使得美德债券走势再度出现背离。”孙彬彬最后说。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