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下再现大跌债市调整压力加大
摘要:今年以来,仅财政部发行过离岸人民币债券,而中行的该支“彩虹债”,属于今年以来首单由机构完成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可谓破冰之作。
【利空下再现大跌债市调整压力加大】上周五(4月14日),债券市场再现大跌,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大幅上行4~5BP,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6收跌0.33%,市场情绪明显偏弱。
整体来看,上周债券市场也明显走弱,其中中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BP。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经济基本面对债市难有支撑,市场关注焦点仍在政策面和资金面上,而“紧货币+严监管”令债市谨慎心态难消,短期内收益率面临继续上行的风险。
点评:继上周前4个交易日的窄幅震荡后,14日债市再度明显走弱。从盘面上看,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大幅上行,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160213收益率上行约5BP报4.15%,10年期国债活跃券170004收益率上行约4BP报3.36%。从全周的表现来看,近期债券市场也明显走弱,其中中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2966%上行至3.3599%,累计上行了约6BP;T1706合约从97.095元下跌至96.49元,区间累计下跌0.69%。
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政策收紧、基本面转暖以及流动性预期不佳等偏空因素是近期债市明显走弱的主要原因。
从基本面看,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3月份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20.3%,出口同比增长16.4%,双双明显高于预期;同时3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10.6%,增速为去年7月来新低;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少增3497亿元,为去年11月来新低。从资金面看,在连续空窗近3周后,央行公开市场上周恢复逆回购操作,单周并转为净投放700亿元,同时还辅以投放839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但到期的逾2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并未续做。
不难看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透明度和灵活性进一步加强,未来可能在MLF到期时通过逆回购进行资金“长拆短、大拆小”的操作,在平滑市场影响的同时逐步回收流动性;监管趋严背景下机构配置力量进一步减弱,同业存单收益率也有所反弹,后期需要注意银行在清理同业链条资产端时带来的债券抛压和潜在流动性风险。
【中行再放大招:发行30亿美元“一带一路”债券“彩虹债”破冰】4月11日,中国银行在境外成功完成30亿美元等值债券发行定价。据悉,此次发行覆盖美元、欧元、澳元和人民币4个币种,共计6个债券品种,发行主体则包括澳门、迪拜、约翰内斯堡、悉尼分行和卢森堡子行5个地区的分支机构。这是中行继2015年6月之后,再次以多机构、多币种、多品种同步发行“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债券。尽管与2015年6月40亿美元的发行规模有所下降,但此次发行意义更为多元,不但重启了2017年以来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还完成“彩虹债”的破冰。
点评:由约翰内斯堡分行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是非洲首支离岸人民币债券,由于该笔债券来自“彩虹之国”南非,根据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命名习惯,被形象地称为“彩虹债”。
据中行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发行作为2017年以来中资机构首单离岸人民币公募债券发行,订单规模一度高达65亿美元,定价水平接连突破5%、4.9%等关键“心理点位”,大幅收紧至4.88%,同时仍保留了境外央行、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等优质订单。
2016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趋缓,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大幅减少;今年以来,仅财政部发行过离岸人民币债券,而中行的该支“彩虹债”,属于今年以来首单由机构完成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可谓破冰之作。
2015年6月,中行完成了首期40亿美元规模的“一带一路”债券发行,覆盖人民币、美元、欧元、新加坡元等4个币种,分别在迪拜、新加坡、台湾、香港、伦敦等5个交易所挂牌上市,共计10个债券品种,实行多币种、多品种交易同时发行。
责任编辑: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