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债市 正文

11月份债券托管量回升 同业存单有史以来首次净下滑

2016-12-27 10:58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债登债券

摘要:中债登和上清所陆续公布了2016年11月份的债券托管数据。11月份,中债登债券托管量为43.37万亿元,较10月份新增8581亿元;上清所债券托管量为14.19万亿元,较10月份新增587亿元。

 主要券种托管规模变化情况资料来源:中债登,上清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主要券种托管规模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债登,上清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曲静怡

近日,中债登和上清所陆续公布了2016年11月份的债券托管数据。11月份,中债登债券托管量为43.37万亿元,较10月份新增8581亿元;上清所债券托管量为14.19万亿元,较10月份新增587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11月份,中债登债券总托管量月度增加规模明显回升,主要是由于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明显反弹,进出口债和农发债也有所增加;上清所债券总托管量月度增加规模小幅回升,主要是由于短融月度增幅明显改善,半年来托管规模首次增加,而11月份同业存单托管规模有史以来首次出现净下滑,对上清所托管规模有负面影响;债券总托管量合计增加9167亿元至57.5万亿元,月度增加规模反弹,但同比仍然下滑34%。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重新成为配置主力,尤其是对于利率债的配置均有明显增加,对同业存单和短融超短融也有青睐,继续减持中票和企业债;广义基金的配置力量转换最为明显,主要大幅减持了同业存单和国开债,对比商业银行来看,广义基金的托管债券主要是到期自然减少、新增配置乏力;保险机构成为最主要的减持力量,除国债、进出口债和同业存单有小幅增持外,其他各类债券均明显减持,尤其是短融超短融、国开债和企业债。”天风证券分析师高志刚称。

商业银行重回配置主力

11月份,商业银行债券托管规模增加2958亿元,较10月份有明显反弹,主要增持利率债,对国债增持规模明显增加,对三大政策性金融债的配置方向由减持转向增持;信用债中,对于短融超短融和同业存单也是由减转增,企业债和中票被减持。

具体来看,11月份商业银行仍然是国债的主力增持机构,其中全国性商业银行增持351亿元,城商行和农商行对国债增持也相对积极,增持量大幅高于年内平均水平,其中城商行增持433亿元,农商行增持235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整体上看,11月份债券供给相对偏少,一是因为年末季节性因素,利率债的发行通常不多;二是因为近期市场剧烈调整。整个11月份,同业存单托管规模减少755亿元,相比上个月低融资量继续下降,且城商行与低评级的同业存单发行比重上升、发行利率与收益率快速走高,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预期恶化、同业融资压力增加。11月份,信用债整体发行规模也有限,在市场波动加大以及信用事件增多的双重压力下,部分公司选择推迟或者取消发行。

广义基金配置意愿下降

11月份,广义基金债券托管规模减少263亿元,近年来首次出现托管量下降,主要是由于大幅减持同业存单,对于国开债的配置规模也首次出现下滑,而其他主要券种均有所增持。对比广义基金和商业银行对同业存单和国开债的配置方向,广义基金面临的新增资金配置压力明显减弱。

高志刚认为,广义基金持有的同业存单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近期因资金紧张以及银行对流动性预期的悲观,货币基金被赎情况较多,导致同业存单被较多地抛售。而城商行、农商行是增持同业存单的主力,结合新发同业存单也以城商行为主,指向银行之间互相支持同业业务的情况,显然这也是为了应对资金紧张和体系问题不得已的选择。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广义基金11月份增持企业债717亿元,其余机构均不同程度减持企业债,其中保险机构减持量较大,达到310亿元,全国性商业银行减持40亿元,城商行减持31亿元,农商行减持24亿元,信用社减持8亿元,证券公司减持14亿元,境外机构减持3.27亿元。主要机构均净减持中票,广义基金减持量较大,为373亿元。

保险机构大量减持债券资产

11月份,保险机构债券托管规模减少1081亿元,减持规模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也是主要机构中最主要的减持力量。分券种来看,仅小幅增持国债、进出口债和同业存单,对国开债、企业债和短融超短融均大幅减持。

“11月份保险机构减持债券资产较多(不含保险资管),除国债外,各类债券几乎均有明显的减持,而历史数据显示并非季节性的因素。我们认为,这主要是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所做出的调整。在之前的路演交流中,很多保险机构对债市,特别是对信用债不乐观,而对权益类资产乐观的偏多,特别是之前险资频频举牌获利丰厚,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从11月份开始债券利率加速回调,部分险资可能选择出售债券资产以锁定收益。”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吴伟分析称。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11月份除了银行赎回债基(特别是货基)导致市场抛盘的负反馈外,险资主动减值卖出,也是加速市场调整的因素之一。

债券知识窗

债券做市商    

“债券做市商”一般是指经市场主管部门认定的,在债券市场上连续地报出债券现券买、卖双边价格,并按其报价与其他投资者达成交易,承担维持市场流动性义务且享有相应权利的金融机构。

从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债券交易绝大部分在场外市场进行,而在场外市场中做市商居于“核心”位置,发挥着活跃市场、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做市商制度公开、有序、竞争性的报价驱动机制是保障债券交易效率,提高市场流动性和稳定市场运行的有效手段,是场外债券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性制度之一。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