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债市 正文

山西省力推煤炭行业债券

2016-07-19 16:19 中国经济导报
信用债 东北特钢

摘要:尽管信用债市场交投活跃,但收益率不会全面下行,同时产能过剩、低评级、民企债券的个别成交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在投资上需要精选,尽量规避有估值压力和信用瑕疵的债券。

【山西省力推煤炭行业债券】7月13日,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带领山西煤炭企业在京进行路演,来自山西同煤集团、山西焦煤、晋能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阳煤集团、山煤集团七大省属煤炭企业和美锦集团、永泰能源两家民营煤炭企业负责人分别宣讲推介。

在煤炭价格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在最近的报告期(2016年7月6日~12日)比前一报告期每吨上涨3元,相较于年初的每吨371元,上述指数涨幅达12.4%。

点评:王一新在推介会上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金融界对煤炭产业出现了几种态度,一种是由于看不清整个煤炭行业而抽贷压贷、减少规模、上收权限、不买债券;另一种是考虑到支持实体经济,顾及地方政府、企业的面子和交情,继续保持存量规模不变;只有少数投资者认识到,当下正是进入优质煤炭企业的大好时机。

不过,在目前外部环境下,投资者需对山西省经济环境、煤炭企业近况、二级市场态度和银行态度等方面综合考虑。一方面,山西煤企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化明显,流动性压力很大,山西煤炭经济属性强,地区经济有所下滑;另一方面,二级市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回暖才刚刚启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山西金融机构煤炭行业不良信贷较多,腾挪空间有限,等等。

尽管信用债市场交投活跃,但收益率不会全面下行,同时产能过剩、低评级、民企债券的个别成交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在投资上需要精选,尽量规避有估值压力和信用瑕疵的债券。

【东北特钢再爆债券违约】7月12日,已有多项债券违约纪录的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上海清算所网站发布公告称,该公司2013年度第一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据公开资料显示,东北特钢2013年第一期定向融资工具简称“13东特钢PPN001”,发行总额3亿元,债券利率为7%,按年付息;该定向工具自2013年7月10日起息,2016年7月10日到期,因节假日因素,本次本息兑付日顺延至7月11日,本期应偿付本息金额为3.21亿元。

早在7月2日,辽宁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东北特钢重组脱困工作方案,其中包括对金融债务按70%比例转为股权,30%保留,债转股完成后,原债权人可通过东北特钢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在资本市场退出。

点评:东北特钢此次公告称,公司因资金流极度紧张,未能筹措足额偿付资金,“13东特钢PPN001”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东北特钢并表示,正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完成“13东特钢PPN001”兑付,并将努力保障后续债务融资到期偿付。

但现实情况是,自3月28日一笔短融券违约之后,迄今为止,东北特钢已有6支到期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包括2支短融、1支超短融、1支中票和2支定向工具。从到期债务继续违约来看,东北特钢已违约及存续债券的偿付前景并不乐观。

从东北特钢重组脱困的工作方案看,债券或不参与债转股,此前东北特钢也承诺债券不债转股,而仅凭公司自身实力根本无法完成兑付,后续债券偿付仍遥遥无期,对东北地区信用债的负面影响也就很难缓和。

根据方案,金融机构债务或将进行债转股,但相关银行债权单位态度如何目前无法得知,且退出主要通过东北特钢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在资本市场退出,而近期部分钢铁重组案终止或说明实际操作难度很大,因此后续推进困难重重。

(栏目主持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洽棠)

责任编辑:潘世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