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债市 正文

2015资产证券化市场“井喷” 2016势头仍将不减

2016-01-19 17:48 中国经济导报
孙彬彬 周岳

    2015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发行规模快速增长,基础资产种类日益丰富,投资者认可度不断提升。
    2014年11月,银监会和证监会分别宣布其所管辖的资产证券化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2015年是“备案制”后资产证券化发展元年,在多方的关注下,2015年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规模相比2014年增长迅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根据Wind统计,2015年我国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296期,发行总规模5929.45亿元,比2014年增长83.65%,其中,银行间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4075.24亿元,同比增长44.12%,交易所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行1854.22亿元,同比增长362.59%。2015年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在2014年爆发式增长后,进一步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银行间信贷资产证券化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2015年,银行间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延续2014年的较快势头,全年共发行107期,规模总计4075.24亿元,发行期数和规模分别比2014年增长59.70%和44.12%。全年的发行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发行规模前低后高。2015年1~5月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节奏较为缓慢,一方面是因为2014年四季度有较多银行发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项目的储备需要一定时间;另一方面,在银监会备案制和人民银行注册制后,发行节奏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监管机构的影响。6月份之后发行节奏逐渐加快,在9、11、12月明显放量,全年的发行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
    第二,基础资产仍以企业贷款为主,种类日益丰富。2015年,银行间市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中,企业贷款仍然是最主要的基础资产类型,全年发行75期,规模3113.08亿元,占银行间全年发行总规模的76.39%。除企业贷款外,基础资产是汽车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也较大,分别发行327.15亿元和259.80亿元。这三类基础资产已经成为常规性的业务类型。2015年还出现了公积金贷款、消费性贷款、工程机械贷款等较新的基础资产类型,基础资产种类日益丰富。
    第三,政策性、股份制银行规模占优,城商行异军突起。2015年,以国开行为主的政策性银行发起了12期产品,规模1059.93亿元,占总规模的26.01%,股份制银行发起26单,规模1068.87亿元,占总规模的26.23%,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在2015年发行规模中明显占优。而在发行产品数量方面,城商行共发起31期产品,占全年总期数的28.97%,2015年城商行在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积极性比较高。
    第四,发行利率下降,整体利差缩小。纵观2015年全年银行间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利率,在基准利率的下行通道下,以AAA档证券为例,发行利率在经历了4、5月份的高位后快速下降,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利率较之前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商业银行发起证券化的动力。AAA档证券与短融、中票的利差也相应地处于较低水平。

交易所企业资产证券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5年,交易所企业资产证券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Wind统计,全年共发行189期,规模总计1854.22亿元,发行期数和规模分别比2014年增长575%和362.59%。尤其是下半年,备案制和负面清单管理的效果显现,发行提速。2015年,交易所企业资产证券化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2015年之前,交易所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收费权、BT/BOT债权、门票收费权等。在2014年12月基金业协会出台负面清单制度后,交易所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种类极大丰富,出现了保理资产、购房尾款、两融债权、物业费、学费、信托受益权等新型的基础资产类型,凸显“有现金流就能证券化”的证券化名言。在交易结构方面,也出现了双SPV的架构,主要运用在不动产投资相关的证券化产品中。从发行规模看,租赁资产和基础设施收费权资产证券化产品占比较高,发行规模分别为532.57亿元和485.70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28.72%和26.19%。
    第二,在各类基础资产纷纷出现后,关于“出表”的讨论始终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很多以未来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的产品,本身尚未形成资产,并未在会计报告的资产项下体现,因此,该类产品并不涉及“出表”的问题,严格地说,其业务类型属于证券化,而非资产证券化。

2016年资产证券化仍会大发展

    2016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将继续快速发展。2015年1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优化金融结构,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并部署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直接融资工具、加强中介机构监管、促进投融资均衡发展、强化风险防范等5项具体措施。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2016年资产证券化会继续快速发展,银行间信贷资产证券化预计规模不低于5000亿元,交易所企业资产证券化预计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
    基础资产种类将更加丰富。在经历了2015年的大发展后,投行、投资者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证券化产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这为后续基础资产的更加丰富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我们预计2016年仍会有新的基础资产类型不断涌现。
    零售贷款证券化占比上升。在2015年,银行间信贷资产证券化中企业贷款证券化占比接近80%。随着商业银行零售类贷款余额的上升,小额、分散、利率高、同质性、坏账率低等特点,使得零售贷款成为较为优良的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零售贷款涉及“吃、穿、住、行”,可以发行消费信贷证券化、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汽车分期证券化等产品,尤其是引入动态池技术后,零售贷款证券化发展空间广阔。
    不良贷款证券化重启。商业银行不良率快速攀升,催生了不良贷款证券化的需求。2005年,我国正式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后,分别由信达资产发行了信元2006年第一期重整资产支持证券、信元2008年第一期重整资产支持证券,东方资产发行了东元2006年第一期重整资产支持证券,以及由建设银行发行了建元2008年第一期重整资产支持证券。2015年下半年,重启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呼声很高,也有媒体报道已有大行获得了额度,我们预计2016年不良贷款证券化将重启。
    (作者系招商证券分析师)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