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债市 正文

资产稀缺,地方债已具备投资价值

2015-11-24 16:2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地方债

摘要:7月份以来,主要期限的国债、国开债收益率约下行60~70BP,而地方债的发行利率仅下行15~20BP,地方债下行的幅度远低于国债、国开债的幅度。

唐跃 黄伟平 王涵

近期,债券市场出现快速上涨,利率品和信用品收益率均有明显的下行。投资者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国债、国开债和信用债上,那么关注较少的地方债是否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

首先,资产稀缺逻辑未改,地方债价值提升。

7月份以来,主要期限的国债、国开债收益率约下行60~70BP,而地方债的发行利率仅下行15~20BP,地方债下行的幅度远低于国债、国开债的幅度。究其原因,一方面,地方债多为当地银行购买,市场的主流金融机构关注度、需求较低;另一方面,地方债发行逐步市场化,利率从之前的贴近国债到之后不断上浮。不过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信用资质较高、收益率也较高的地方债反而成为可能的价值洼地。

其次,地方债供给冲击减弱,利率品快速下行后地方债的价值开始凸显。

根据地方债的发行规划,2015年中央和地方赤字率由2014年的2.1%提高至2.3%,新增一般地方政府债为5000亿元,新增专项政府债为1000亿元,共达6000亿元。3月份、6月份和8月份,分别出台1万亿元、1万亿元和1.2万亿元的3批债务置换计划,新增债加上置换债总共3.8万亿元。截至10月底,今年已发行地方债约2.89万亿元,按全年3.8万亿元发行额度算,则11、12两月将发行9100亿元地方债,月均供给4500亿元,而在6~10月的高峰期,月平均供给超过5000亿元,未来两月供给压力或明显削弱。

由于需求上升,供给对利率品的冲击已经明显减弱。3月份以后市场一度担心地方债的供给冲击,加大对银行资金的占用,挤压银行配置利率债的配置份额,国开债、国债的期限利差明显走阔。但股灾后,由于经济基本面的疲弱和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下降,大量资金开始追逐债券资产,这使得供给对债券市场的冲击显著下降,期限利差已经出现了显著的收缩。国债和国开债已经得到体现,地方债的价值开始凸显。

第三,地方债的定价市场化程度提升,估值趋于合理。

初始发行时,非市场化发行导致对地方债热情较低。但随着地方债定价的市场化程度不断上升,利率被低估的局面已经明显改善,估值趋于合理。

由于银行资金的配债额度占用,以及发行利率过低使银行配置动力不足、存量地方债在银行高度集中带来流动性不足等原因,地方债刚开始发行时非市场化定价明显。出于切实降低地方债务负担的角度考虑,地方债的发行只允许在同期国债收益率的基础上进行小幅加点,市场化机构对地方债的购买热情几近为零,甚至商业银行也不愿意持有更多超过自身置换额度的地方政府债券。

从5月份以来的地方债发行情况看,地方债的发行利率经历了“紧贴国债利率发行”到日益市场化发行的转变。

在地方债最初发行的两个月内,山东债和江苏债基本都紧贴同期国债利率,甚至低于国债利率发行,“地方政府信用大于中央政府信用的怪事”一度让商业银行被动接受低收益长久期的地方债,市场化机构对这种非市场化定价产品避而远之。

但自辽宁债发行以来,地方债发行利率与同期国债收益率的差距逐渐拉大,市场化发行程度逐步提高。一方面,随着地方债发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存款和财政项目与地方银行博弈的筹码下降。另一方面,地方债供给量持续增加,地方政府硬性摊派的能力也在削弱。

从周度平均值看,目前地方债发行利率约比同期限的国债高30~35BP。按照10月份10年期地方债平均发行利率3.45%算,对于银行配置型机构,扣除税收和风险资本占用后,地方债获得的实际收益已经开始高于国债和国开债品种。对于非银行机构,地方债并不占用风险资本,实际获得的收益更高。

第四,地方债的成交量已经明显回升,流动性在改善。

从成交数据看,9~10月,地方债的交易量开始出现明显上升,流动性趋于改善,而当前地方债与国债的利差普遍在50个BP以上,这已经远高于5月份之前的水平,说明当前的定价已经体现出较高的流动性溢价,而在当前需求较强的背景下,流动性的溢价并不需要过分担忧。

(作者系兴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

责任编辑:潘世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