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债评
摘要:央行于8月11日突然宣布完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导致人民币贬值,并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人民币贬值预期,直至央行后来数度干预后,人民币汇率方逐步企稳。
【企业债发行量锐减,同期中票发行大增】中债登近期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企业债的发行量为2176.6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缩量61.15%,而中期票据同期的发行量则增加19.71%至6987.46亿元。二者的发行主体大多都是地方融资平台,因此二者的发行量“一增一减”引起业界关注。
评:自去年10月43号文发布之后,为了防止地方债务风险累积,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企业债的发行。鼓励发行人更多依靠自身信用发债,同时支持企业融资方式创新,支持企业发行项目收益债、永续债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债的发行量较之前相比大幅下降。
目前的城投平台公司共有企业债、中票、公司债3种主要融资方式。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今年2月便放松了城投平台的发债限制;证监会在公司债的发行方面进一步提升审核效率,简化流程,这都对过去的企业债形成了分流。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基建投资稳增长还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计企业债的融资功能还将进一步凸显。如何在有效防控地方债务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审批效率,以及如何让发行人依靠自身信誉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都是监管层应该考虑的问题。
【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维稳资金面】央行决定自今年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即维持期内,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算术平均值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同时,为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存款准备金考核设每日下限。即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幅度应在1个(含)百分点以内。
评:央行新规平滑了因缴准时点引发的资金面波动,有助于减少金融机构对应急备付金的需求,可以增强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拆出资金的意愿。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大幅下调之后,外资流出明显,央行此举也是减小资金面波动的举措。
资金面稳定利于信用稳定,在地方政府债务面临借新还旧压力,以及股票大幅下跌导致不少企业面临股权质押融资压力的情况下,实体经济信用链条脆弱。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调整利于提升银行信用派生意愿,利于实体经济信用的稳定,利于投资者加杠杆,对于债市而言是一大利好。
【银行间债市进一步开放】9月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新批准13家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4家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3家境外机构以及6家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银行本币市场共有9567家成员,其中包括113家境外银行、111家RQFII、16家境外保险公司以及32家QFII。今年1~8月,境外投资者达成现券交易5870.57亿元,占全市场现券交易量的1.2%。
评:债市开放是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利于引入国际资本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另一方面利于我国债市投资结构的优化和制度的完善。今年7月,央行进一步开放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对我国银行间债市的参与,成为我国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重要信号。
央行于8月11日突然宣布完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导致人民币贬值,并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人民币贬值预期,直至央行后来数度干预后,人民币汇率方逐步企稳。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债市的进一步开放,未来汇率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联动将逐步增强。
(栏目主持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吴松)
责任编辑: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