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债市 正文

每周债评

2015-08-25 14:1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债市 金融市场

摘要:债市开放提速是我国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重要方面。现阶段更多的境外资本进入国内债券市场,能够形成有效的投资需求,利于债市发行利率的下降,降低企业的发债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有效支撑。

【债市对外资进一步开放显效】中债登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7月31日,共有261家境外机构在中债登开户,其中79家为今年来新增账户。7月新增开户数为16家,新增投资额为284.5亿元,不仅新增户数环比大增近8成,创年内新高,债券投资额在今年1至7月整体投资额中也贡献了一半以上。

评:债市开放提速是我国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重要方面。现阶段更多的境外资本进入国内债券市场,能够形成有效的投资需求,利于债市发行利率的下降,降低企业的发债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有效支撑。

从长远来看,债市的开放利于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的债券市场长期以来处于较封闭的状态,债市资本的运行效率以及对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支撑作用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债市加速开放利于债市的进一步完善。另外,债市开放提速也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地方债定价差异化趋势渐显】8月18日,天津市发行了四批逾200亿元地方债,其中两批采用公开发行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开发行的天津地方债中标利率均高出招标区间下限10基点,与最近公开发行的青岛债颇为相似。再结合月初辽宁债发行利率明显上浮来看,地方债定价似乎正逐渐显现出分化趋势。

评:地方债定价差异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目前,银行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来者不拒,部分省市地区也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发行的方式发行地方债。以银行为主要购买方的地方政府债券面临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随着负债成本的提升,更加注重投资回报率的银行必然会有针对性地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投资。

在今年以来已发行的逾万亿地方债中,虽然天津债、青岛债、辽宁债等发行利率上浮仍属个案,不排除是受到了近期流动性趋紧或其他特别因素的影响,但短期内3个不同区域先后发行的地方债均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不失为地方债出现差异化定价趋势的信号。

这意味着地方债发行利率比肩国债利率的时代或将成为过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建立市场化的健康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需要完善的评级及市场定价机制作为保障。在地方债定价出现差异化之时,及时让评级体系跟上并在债券的定价过程中发挥作用,也是评级体系完善的重要机遇期。

【下半年铁路投资加速推进】近期,铁总发行了200亿元的2015年第四期中国铁路建设债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铁总已总计发行75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200亿元中期票据、100亿元短期融资券、10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上述各项累计之后,铁总已经发行了1150亿元的债券。

根据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关于申请发行2015年中国铁路建设债券的函》,铁总今年可分期发行中国铁路建设债券1500亿元。

评:传统上,铁路的建设资金筹集大部分要靠贷款和发债来解决,每年铁路部门从银行贷款和向市场发债的数目基本相当。从融资成本来讲,发债的利息比银行贷款更低,是一种铁路部门比较愿意利用的融资模式,但发债的额度往往会受到限制,铁路发债的主要形式是铁路建设债券、中期票据、短融券和超短融券。

在投资稳增长的大背景下,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基建领域推出的专项债券势必会对铁路建设投资形成有力支撑,加速项目落地。在基建项目中,铁路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且相比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言,铁路的建成开通,对周边的土地开发、旅游、物流业的发展,作用是最为直接的。

(栏目主持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吴松)

责任编辑:潘世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