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债评
摘要:7月份PMI数据显示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均下滑至低位,市场对于经济继续下行预期不变,维稳的政策基调短期不会改变,伴随而来的是财政及货币政策的继续宽松,这将对债券市场行情形成支撑。
[地方债首现流标,利率大涨]辽宁省8月7日招标的一般及专项地方债,中标利率高于投标区间下限至少20个基点,为今年地方债启动发行以来中标利率与下限利差最大的一次。其中,10年期专项债甚至未招满,中标利率高至上限,为地方债逾四年来首现流标。
据了解,辽宁省本次定向发行的一般债券期限包括3年、5年、7年和10年4种,利率分别为3.31%、3.67%、3.98%和3.99%。发行规模上,3年期为12.5228亿元,5年及7年均为13.0790亿元,10年为4.9160亿元。
评:东北地区GDP增速放缓,影响到了辽宁省发债的主体评级,投资者的预期降低是此次流标及发行利率大涨的直接诱发因素。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的扩大,银行的资金承压,以后或将难再像过去一样对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不加区别地承接。
这是否意味着地方债的发行利率已开始呈现市场化趋势,目前尚难断言。要到第二轮第三轮地方债置换集中发行,大量供给压力下,银行难以承压,地方债定价合理才更有可能。
[猪肉价格上涨引加息预期]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7%,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价格上涨2.2%。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其中,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引起了公众的格外关注。
物价大幅上行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也增加了市场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关切,从保持物价稳定运行的角度而言,不排除政策层面会有加息举措。
评:对于债券市场而言,CPI温和回升并不形成实质性利空。就目前而言,若CPI能够在1.5%~2.5%区间内震荡,那么央行改变目前货币政策取向的可能性不大。一般而言,只有当CPI增速持续低于1.5%或者持续高于2.5%时,货币政策才会发生实质性转向。CPI同比涨幅年内可能突破2%,但较难突破2.5%,物价因素对当前货币政策的制约可能很有限。
[首批3000亿专项金融债将面市]8月4日有消息称,国开行、农发行将向邮储银行定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利率的90%给予贴息,国开行、农发行利用专项建设债券筹集资金、建立专项建设基金,主要采用股权方式投入,用于项目资本金投入、股权投资和参与地方投融资公司基金。
据了解,这批用于补充地方建设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建设债券的规模,国开行大约为2000亿元,农发行为1000亿元,总规模约为3000亿元。
评:对于债券市场而言,专项金融债的发行量大增,短期内会在市场的供给端形成压力,推动发行利率上升。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专项金融债虽然规模较大,但因其通过定向方式发行,对市场的流动性冲击相对较弱。
专项金融债券的发行进一步显示出中央稳增长的决心。选择政策性银行作为发债主体,优势在于经过大规模注资后,其信用扩张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更易实现定向调控的目的。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7月份PMI数据显示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均下滑至低位,市场对于经济继续下行预期不变,维稳的政策基调短期不会改变,伴随而来的是财政及货币政策的继续宽松,这将对债券市场行情形成支撑。
(栏目主持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吴松)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