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认购积极性强于预期 利率债供给放量风险在持续释放
摘要:利率债供给放量风险仍在持续释放,对中长端利率债造成挤出效应。随着地方债置换规模不断扩容升级,对银行配置中长期国债和金融债的挤出影响将愈发明显。
银行对地方债的认购积极性和承接能力强于预期。由于地方债公开招标发行利率很低,甚至低于同期限国债,银行亏本持有(地方债考虑到20%的风险权重,发行利率需要至少比国债高30BP),但实际发行却异常顺利,一方面由于地方债发行可能是一个“讲政治”的过程,银行的议价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央行连续4次降准、3次降息释放低成本资金,市场利率降至历史低位,提高了地方债的吸收能力;再者,地方债被纳入中央和国库现金质押品范围,可能为银行带来财政存款、好项目贷款、央行流动性支持等配套措施,提高银行参与意愿。
发行地方债大幅降低地方政府的长期融资成本,化解债务风险。过去城投企业和融资平台的融资成本很高,银行贷款平均在7%~8%左右,信托融资成本在10%~15%左右,平均期限较短,仅1~3年。而债务置换后,地方债平均发行成本仅3.35%左右,5年以上融资成本仅3.4%,相当于银行5年期基准贷款利率5.4%下浮35%,中长期融资利率大幅回落,债务期明显拉长,整体债务风险显著下降,利于改善政府资产负债表,实现经济稳增长,为基建投资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地方债发行越顺利,后续供给意愿越强烈。地方债的顺利发行,客观上促成了地方政府发行意愿的提高,低资金成本刺激政府扩大再融资,重回刺激地方投融资冲动的老路。一波未平,一波再起,据悉,第3批地方债务置换额度1万亿元年内可能继续推出,政府稳增长是以增加长期利率债供给和压缩银行利差为代价来加杠杆,曲线变陡、信用利差缩窄恐怕是大势所趋。
利率债供给放量风险仍在持续释放,对中长端利率债造成挤出效应。随着地方债置换规模不断扩容升级,对银行配置中长期国债和金融债的挤出影响将愈发明显。2015年3.7万亿元地方债发行,占到商业银行存量债券规模的17%,占存量传统利率债(国债+金融债)的26.3%,地方债发行量越大,银行亏损幅度越大,对低收益率的利率债挤出影响就越明显。随着银行吸收能力放缓,预计后续发行利率将逐步走高,对利率的冲击将显性化,这将引导中长期利率上行。
未来整体供给压力仍大,地方债加速发行。如果第三批1万亿元地方债置换推出,意味着在未来不到6个月中,平均每月发行量超过4600亿元,叠加下半年铁道债、信用债发行提速,对需求承接力度形成极大考验,预计央行仍有继续降准空间,以对冲发行风险。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邵鹏璐编辑整理报道,数据信息来源于招商证券、国泰君安、中投证券、国信证券及中债登等)
责任编辑: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