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经济“新常态”推动债市大发展
摘要:“十二五”以来,中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在市场扩容和业务创新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月17日,“2015中国债券发展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行。来自债券行业的专家学者、发行人、券商、投资机构等汇聚一堂,就中国债券市场产品创新、风险防控等议题展开探讨。图片摄影: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
编者按
“十二五”以来,中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在市场扩容和业务创新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期间,可以预见中国债券行业将会实现新的飞跃。
为了对“十二五”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成就与经验进行梳理,对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同时打造一个债券市场主体及相关主管部门交流沟通的统一平台,中国经济导报社和中国发展网联合权威市场主体及著名媒体于6月17日举办了“2015中国债券发展论坛”,并将通过论坛的持续举办,推动中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期《中经债券周刊》将对本届论坛进行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吴松
在宏观经济面临增速下滑,调结构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之时,债券市场自身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随着债券市场的扩容、产品创新的加快,市场信用风险进一步分化,市场波动加大,这对债市制度的完善和风险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
回顾过去,我国债券市场在改革红利、市场主体创新和稳健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的支撑下,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展望“十三五”,“新经济”和“新常态”将为债市发展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稳健货币政策和更加规范的市场,将为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环境。
债券市场实现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2014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12.3万亿元,较2013年增加3.6万亿元,同比增长41.1%。银行间市场新发债券6057支,发行量共计11.9万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96.9%;交易所新发债券624支,发行量共计0.4万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3.1%。这其中,企业债券发行额达2.3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占社会融资规模16.4万亿元的比重达14.5%。
与此同时,债券市场投资者队伍进一步扩大。2014年末,银行间市场投资者共计7369家,较上年末增加1007家。从投资者类别看,既有银行,又有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有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银行理财、保险产品、信托计划、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产品等各类非法人产品。
整体来看,我国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还未超过20%,这一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也意味着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2015中国债券发展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表示,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均迈出重要步伐。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角度看,“中国制造2025”计划已发布,“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抓紧制定,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势头强劲。这些都需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并使得投资继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其制度完善和市场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改革全面推进,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债券市场快速扩容的同时,覆盖到企业债、公司债、地方政府债等债券品种以及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这为推动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的规范奠定了基础。
今年1月15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将公司债的发行主体由上市公司拓宽至所有的公司制法人,具体细则涉及多个方面。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司债的改革力度无疑是巨大的。
在地方政府债券方面,随着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不断增长,不同的债券品种也开始进入探索的过程中。不仅有一般性债务,还有专项债、项目收益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在今年大幕开启。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改革也不断推进。去年11月份,项目收益票据纳入项目债,有效地满足了投融资领域跟债券市场改革发展的需求;而刚刚落地的消息则是,私募基金在投资者的构成方面正不断扩展。
除了从国内投资者构成方面不断拓展,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在大大加快。2014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批准的境外投资者不过34家,而今年1~5月份,新批准的机构已经达到32家。“从这个角度来讲,银行间债券市场不管是改革还是开放,今年以来步伐都是大大加快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副所长杨萍表示。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显得尤为重要,但融资的来源也成了一个大问题。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增速为11.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是在20%以上。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也就是说我们要实现7.4%的经济增速,投资的增长规模应该达到15%以上,而今年我们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但7%的目标下现在的投资只有11.4%,而且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
杨萍表示,“在预算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债券的责任也就非常重大。”她同时指出,企业债的管理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当前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四大领域的投融资体系改革等。”
市场违约应对机制待建立
参加此次论坛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除了落实地方债务置换、放宽发债条件及简化审批手续等举措外,有效地推进债券市场的发展还需多方面的努力。
张晓强在论坛上指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参与者以商业银行为主,占比达6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这种银行独大的状况,影响了债券市场发展的深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指出,我国的债券市场目前品种多样化明显不足。无论是外债、金融债、国债、地方债、企业债,其期限、品种对我们需要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来说都不够丰富。
“对于地方债而言,我们千难万难终于有了《预算法》给出的相关框架,分为一般地方债和专项地方债,但是对应市场经济的国际经验来说,现在这样一个较粗的划分实际上形成的品种还是非常单薄。”贾康表示。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调,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微观主体的信用风险可能会逐步显性化。2014年以来,以“超日债”等为代表的债市“黑天鹅”事件频发,2015年年初,佳兆业就陷入违约事件。多位业内人士提到,随着债市刚性兑付逐步打破,“黑天鹅”事件有可能对债市产生阶段性冲击,并可能导致信用利差进一步拉大。
随着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加大,相关违约处理制度亟须完善。申万菱信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部总监陈国辉建议,发展债券市场的过程中,要强化市场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培育市场的商业信用体系,加强整个市场的透明度,为债券市场的建设营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
此次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一致认为,2015年将是债券市场创新、发展更为活跃的一年,同时也会是各市场互动更为剧烈、债券市场波动更大的一年;是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经济金融潜在问题可能暴露的一年,也是抓住机遇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的一年。
更好发挥企业债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作用
贾康指出,中国的国债和地方债应该适应进入新常态的客观要求,应该有更大的作为,把它可利用的空间充分运用起来,对于企业债而言更是这样。
他指出,目前直接融资市场上千千万万企业要发展和创新,但企业债在这方面的支持还相当薄弱。这个空间和规模怎么利用,怎么样让它变成现实,也是一个明显的挑战。
监管层对企业债的发行门槛进一步降低。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发布的《对发改办财金[2015]1327号文件的补充说明》明确提出,在主体与债项信用等级均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允许企业使用不超过40%的募集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运营资金;允许满足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专项用于偿还为在建项目举借且已进入偿付本金阶段的原企业债券及其他高成本融资。此外《补充说明》还对地方融资平台发债支持PPP项目开展、中低信用等级发行人发债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放松。
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在目前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本次《补充说明》的发布,事实上可以理解为财政政策上一次力度较大的定向宽松。中信建投等多家机构对此指出,放松企业债发行,既为了防范债务风险,更是为了稳增长,反映了地方政府正面临着较大的保增长压力。当前稳增长的抓手就是基建投资,而地方政府的资金瓶颈始终无法突破,放松城投债发行,将有助于落实稳增长。
责任编辑: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