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发债量环比减少逾两成 四季度债市有望快速扩容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刘宝亮
虽然9月份全国债券市场发行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市场人士仍对四季度债市保持乐观态度,认为在货币环境预计继续偏松的背景下,未来债券市场仍将保持较快扩容态势。
9月发债量大幅下滑
据Wind数据显示,9月全国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9546亿元,比8月份减少近3000亿元,环比降幅达到23.8%。
利率债方面,Wind数据显示,9月国债、地方债发行总额分别为1215亿元、659亿元,比8月份减少635亿元、295亿元;政策债供给压力继续缓解,全月发行1680亿元,在前9个月中仅多于1月份的1450亿元。
信用债方面,各类金融机构发行的融资工具中,9月发行量环比多出现下滑,如券商短融券发行总额为308亿元,少于8月份的452亿元;唯有同业存单仍保持密集的发行态势,当月共发行164只,面值总额1198.50亿元,双双创下历史单月发行的新纪录。在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债券中,企业债、公司债发行量下滑明显,中票发行总额回升至900亿元左右,短融券发行总额维持在1700亿元上下。
市场人士指出,总体上看,9月债券发行量有所减少,除因前期发行节奏较快之外,与月内存在中秋小长假及季末因素的扰动也不无关系。从历史数据看,9月份发行量多低于8月份。当前经济复苏缓慢且有所反复,企业缓解资金链压力仍非常依赖外部融资,预计未来债券市场仍将保持较快扩容态势。
四季度债市易涨难跌
展望四季度的债券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综合考虑宏观经济下滑趋势难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政策导向持续、物价较为平稳等因素,利率债将继续受到向上支撑。与此同时,基准利率上行风险不大、信用产品供需关系保持良好,使得四季度信用利差有望继续维持低位。总体而言,四季度债市整体易涨难跌。
在央行9月中旬打出“量价齐松”组合拳后,市场各方对于未来较长时间内政策持续性放松预期显著升温。主流机构普遍认为,四季度债券市场继续处于宽松利好环境的概率较大。
中银国际证券认为,中期来看,宏观经济不改下滑趋势,经济增长中枢面临下移,但同时管理层对于经济下滑的容忍度也在提升,稳增长大概率还是以定向的结构性政策为主。
海通证券表示,四季度经济下行风险仍存、核心CPI低迷、通胀上涨幅度有限,将给予央行实施宽松货币的空间。该机构认为,在经济下行风险未消、融资成本仍高的背景下,央行必然需要启动降息周期,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稳定货币利率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这将对利率债构成支撑。
海通证券进一步预测,央行未来可能有3种方式降低利率:一是继续下调正回购招标利率;二是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三是通过行政方式引导商业银行降低首套房等优质信贷资产的利率。
信用债投资获看好
就四季度投资策略而言,主流机构普遍认为,在货币环境预计继续偏松、中短期信用风险预计不会大面积出现的背景下,各类现券都有续涨空间;相对而言,绝对收益回报仍是关注焦点,国开债、中高等级信用债、城投债等品种最受各方青睐。
中信证券发布的四季度信用产品投资策略报告认为,从整体环境看,在偏弱的基本面、温和的通胀水平、相对稳定的资金利率背景下,市场环境整体偏正面。四季度信用债供给可能维持高位,需求方面,广义基金、交易所对信用产品(特别是息差较高的品种)的需求仍保持强劲。
但需要指出的是,信用违约已经逐渐成为债券市场上的常态化现象。中金公司表示,四季度到期或付息的风险债券相对较多,不排除发生超预期信用事件的可能,对于高风险行业和个券仍需注意回避。
中信证券认为,信用风险上,周期性行业如煤炭、钢铁、化工、有色、航运业绩仍偏弱,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相对可控;评级下调潮的负面影响可能相对有限,但仍需关注中小企业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
“总体来看,市场环境仍较稳定,基本面仍然偏弱、通胀压力不大,市场面临的整体风险较小,需要关注定向宽松政策对基本面的支撑及资金面可能的波动;产业债评级下调潮冲击有限,但弱基本面使得低评级债券仍然会受到负面消息因素的困扰。”中信证券分析师称。
责任编辑:psj
(原标题:中国经济导报)